养生保健

春天注意 寒湿之邪

作者:爱淘 来源:网络整理 2017-05-29 我要评论( )

陈锦荣 近段时间,潮州天气像小孩变脸一样,一下子降了10多度(从30度左右下降至15度左右),湿度升至98%左右,气压也升至1022HPa,出现了“一天穿短袖,一天穿棉袄”的强烈反差,




  陈锦荣

  近段时间,潮州天气像小孩变脸一样,一下子降了10多度(从30度左右下降至15度左右),湿度升至98%左右,气压也升至1022HPa,出现了“一天穿短袖,一天穿棉袄”的强烈反差,这种突而其来的湿冷之邪,除了使一些人容易出现伤寒感冒外,容易使一些慢性病人的“老病复发”。
  这春天寒湿之邪为何如此恶性呢?因为骤寒会使人“措手不及”,对一些原有基础病或免疫机能差的人,容易由于伤寒而造成风寒感冒,而湿邪属于外湿,容易乘虚而入,侵犯人体的呼吸道、心脏、骨关节和胃肠道,对一些心阳虚、心气不足者,是一种威胁。
  近日,因风寒夹湿的感冒患者多了起来。家住市区的林女士,由于前几天气候炎热,以为冬寒结束,春暖春晴,将家中的棉被都晒好收起,换上薄被单,穿起裙子,那一天,她家的空调也开启了,似乎换季节成了定局。但没想到,春寒春湿却骤然降临。由于没有及时应对,她和丈夫双双得了感冒,鼻水“四垂滴”,她还觉得头部、腰腿都疼痛难忍,说是与原来在体检中心查出的经颅多普勒“血流慢”、颈椎病和腰椎骨刺增生有关。医生给夫妻俩开了一些银翘散之类感冒药,还说可以吃一些老姜茶,因为老姜茶能温经利湿,清解寒邪。服后,已缓解了许多,她俩不得不穿回“冬装”,取出晒好“入库”的棉被。林女士顺口说一句:“正所谓未食五月粽,被裘唔甘放”!医师还告诉他们夫妇俩,俗语说,三九乱穿衣,要重视“随机应变”,何况潮州人又有“春捂”的古训,在这多变的季节,不要怕换装麻烦。
  李女士在近日气候骤冷骤雨时发生眩晕,到医院诊病,医师给她量血压,发觉收缩压只有70,舒张压也只有30,属低血压。李女士告诉医师,她原来就有低血压家庭史,一到天气突变,就会感到眩晕与胸闷,只要睡几天,吃点药就会缓解。没想到清明那几天,春暖花开,自己觉得好爽,才过几天就随气候变化而发病。于是,医师给她开了一些谷维素、B1之类,还嘱其注意保暖,吃些北芪、黄精、枸杞子之类炖乌鸡,也可以解善解善寒湿之邪造成的眩晕。
  外省籍覃老阿姨近日找笔者诉说,近日因气候湿冷,下肢浮肿厉害,又气急。笔者认为,在这寒湿气候之下,一些水肿病人自然比较难受。笔者考虑到她下肢水肿,与心脏、肝脏与肾可能有一定的关系,于是给她开了检验单。检验报告出来了,她双心房增大、左心室功能降低,二类瓣、三类瓣、主动脉瓣返流;心电图示:T波倒置;超声示:肝Ci(即肝硬化)、胆囊水肿,少量腹水,脾脏增大,而肾脏没问题。医师告诉覃老姨的儿子,你母亲的这些老病,近日气候寒湿,更容易复发,于是给开了处方:五苓散与五皮饮加减:茯苓20克、猪苓15克、姜皮20克、桂枝10克、泽泻15克、陈皮10克、苡仁12克、当归10克、红参10克、甘草6克、大枣4枚。还给她开了一些西药消肿:氨苯蝶啶、速尿、维生素B1、B6之类,还特别嘱咐,要保暖除湿,防止再度受寒伤湿。
  陆阿伯在某学校做“门卫”,他工作时接触粉尘,患上慢性气管炎,近日气候变冷变湿,虽然没有从前春天的“反春”那种湿雾氤氲,但由于气压高,他也觉得咳嗽和透不过气来,唯恐变成肺癌,前来体检中心就检。在中医会诊室,笔者建议他查一查胸部X光,看原来病灶有没有变化,再来看中医。结果出来了,陆阿伯还是慢性支气管炎,只不过肺门较粗乱,属急性发作,还有点慢阻肺的情况,其发作与湿冷的气候有关,于是,笔者给他开了一首华盖散加减:麻黄6克、杏仁9克、苏子9克、茯苓12克、甘草6克、鱼腥草12克、桑白皮12克、陈皮6克,还给了一瓶人参蛤蚧丸,嘱其可以多服数瓶,既可以解决其“病久必虚”(即肺气虚),又可以通气消痰,缓解呼吸受阻而出现的胸闷气促。
  读初中一年级的小朋友菲菲。近日发生头痛、腹痛、腹泻,自称没吃错东西,只是近日的气候忽冷忽热,使她夜里没盖好被子而受寒,于是就出现以上症状。医师告诉他,这属于受寒湿之邪所致的胃肠型感冒,可能与平时胃肠功能较差有关。于是,医师给菲菲开了一首藿香正气散加减:藿香9克、大腹皮9克、半夏6克、陈皮5克、神曲10克、鱼腥草9克、木香9克、良姜6克、诃只3枚、甘草5克,还给了一盒仙鹤草肠炎片,果然药到病除。#p#分页标题#e#
 
打赏

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1.本站遵循行业规范,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;2.本站的原创文章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;3.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。

网友点评
0相关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