养生保健

冬天也要 清“积火”

作者:爱淘 来源:网络整理 2017-05-30 我要评论( )

陈锦荣 有人认为,冬天,人体与气候一样变“寒”,应该没有什么“积火”,其实不然,因为人体四季都可以因体内垃圾(自由基、乳酸和其它代谢产物)得不到排出,或是产热过剩(如发

  陈锦荣

  

  有人认为,冬天,人体与气候一样变“寒”,应该没有什么“积火”,其实不然,因为人体四季都可以因体内垃圾(自由基、乳酸和其它代谢产物)得不到排出,或是产热过剩(如发热、喝酒和熬夜)而产生“积火”,同时,人体像一口井,冬暖夏热,不像人们想象中的“外寒”(即气候之寒)与“内寒”统一那样。

  由于人体在冬天也会“积火”,因此,清理积火也是冬天养生保健的一个不可缺失的任务之一。

  冬季容易受寒发热而引起 “积火”

  一到冬天,有些平素“热身”、或是有“积火”的人,容易因“积火”而受寒;而一些受寒的人,也容易由于郁热而“积火”,因此,两者都容易出现内热外寒的情况。

  古代医家早就了解到了冬天容易出现外寒内热的病机,设计了一条九味羌活汤(其中有羌活、防风、细辛、苍术、白芷、川芎、黄苓、生地、甘草),其中的前6味药都是比较辛温而功在解寒邪,但用了黄苓与生地,就是在清解体内的积火。

  如今,在治疗冬天的外感上,很多中医师都会重视患者有无积火和积火多少,而且预计到了外感“郁热”也容易化火,为此,喜欢用银翘散来治疗冬天外感(药有银花、连翘、淡竹叶、荆芥、牛蒡子、淡豆豉、甘草、桔梗、卢根),其中除了荆芥、淡豆豉属于辛温解表之药,其余都是辛凉解热之药,可见,即使冬季外感,仍然要重视清解“积火”。

  以上可见,即使是冬天,外感也会出现发热、口干、喉痛等“积火”症状。

  冬天少出汗,减少“泄热途径”

  热天,人们依靠发汗来泄热,清解体内多余的热量,发汗后,人们就会觉得凉爽;而到了冬天,人们极少发汗(也不主张多发汗),因此,这个泄热的途径没有了,多余的热量只能从大小便解。这种少出汗现象造成的结果,既可以有“保暖”的作用,但也容易出现了“积火”的现象。

  冬天多吃温热性食物,容易“积火”

  一到冬天,人们喜欢吃一些温补的食物和药物,从客观上可以增加人体热量,但有时由于出现过度摄入而出现“积火”。

  首先是过多的温热性肉食(如焯牛肉、狗肉和羊肉)、温热性配料(有辣味如辣椒、胡椒、干姜、肉桂、八角茴香、香茅)和参茸巴戟之类温补之品。

  冬天,有些人喜欢饮一点“小酒”,或是洋酒,或是白酒,少数人还喜欢喝高度烈酒。酒能暖身生火,少喝可以温经通络,多用却可以令脾肾积火。

  冬天少喝水,减少清“积火”的“水洗”

  一到冬天,人们以为少出汗而少喝水。由于人体血液中每天约产生50克左右的固体废料,需要经小便稀释后排出,因此由于少喝水就缺乏更多的尿液来稀释。这样,就会由于减少了清“积火”而行“水冼”的力度。当然,冬天由于汗出少,也会增加尿量,但比较起来,毕竟还不够“量”。

  如何在冬季清“积火”?

  一、先清后补

  冬天,人们若要进补,为了不造成“关门留积邪”,也防止“虚不受补”的情况出现,必须来一个“先清后补”,即先服食一二剂中药,后再进行药补。

  常用有:银花、菊花、桑叶、夏枯草、花粉、沙参、玉竹、芦根、甘草。或是单用草药白花蛇舌草、鱼腥草、鸭舌草等。

  二、别怕尿多而应多喝水

  有些人害怕冬天尿多而少喝水,尤其是在夜间,生怕起床多而影响睡眠,这样其实不好,因为人体要靠喝水来维持水液代谢,清解人体中的积火和废物。因少喝水而导致积火不解的现象,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多见,应该予以注意。

  三、四季凉茶不能免

  在潮州的凉茶文化中,四季凉茶是贯穿一年四季的。一些凉茶店,一年没有淡季,因为,一年四季,人们都会有“积火”出现,因此,必须用凉茶来解除积火。

  潮州人四季都喜欢喝茶,也是一种比较科学的清解积火方法,还认为,如果要解除体内较多的积火,可以在茶叶中,加入一些黄连,或是干脆用上清解积火力强的苦丁茶或绿茶。#p#分页标题#e#

  四、冬吃萝卜清“积火”

  有一句医谚叫“冬吃萝卜夏吃姜”。因为,冬季人们习惯进补,相对活动较少,因而体内易生痰热。此时进食萝卜,具有清热化痰,消积除胀的作用。因此,在冬天,要多吃一点萝卜,以清解人体积火和痰热食积。

打赏

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1.本站遵循行业规范,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;2.本站的原创文章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;3.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。

网友点评
0相关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