养生保健

久坐久卧要警惕下肢血栓

作者:爱淘 来源:网络整理 2017-06-11 我要评论( )

许多家庭都会遇到家人卧床的情况,或是手术后或是住院期间,卧床时要特别当心预防出现下肢静脉血栓。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张挪富提醒,下肢静脉血栓本身并不是

许多家庭都会遇到家人卧床的情况,或是手术后或是住院期间,卧床时要特别当心预防出现下肢静脉血栓。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张挪富提醒,下肢静脉血栓本身并不是严重的问题,但是血栓一旦脱落,阻塞了肺动脉,就造成肺栓塞,救治难度非常大,随时可能导致死亡。


乳房手术后小腿“栓”住了



张女士今年5月体检时查出双侧乳房均有良性肿瘤,因为肿瘤较大,张女士接受了医生的建议决定做手术切除。手术后,护士在为她输液时发现她的血管较难入针,又考虑她双侧手臂因手术原因不宜活动,便在她的右腿上留了静脉穿刺置管,方便输液。




卧床输液两天后,张女士下床时就发现右下肢有胀痛感,便反映给医生听。医生立即要求她卧床,并接受下肢血管彩超检查,检查结果显示张女士的右下肢静脉出现血栓。她必需绝对卧床,并接受抗凝治疗,否则随时有发生肺栓塞的风险。就这样张女士足足在医院躺了两周才能出院,让她苦不堪言。




小血栓为何这么可怕?




张挪富解释,下肢静脉形成血栓后,典型的表现是患侧下肢肿胀、疼痛,但早期可以没有明显症状,这是静脉血栓容易被忽略的原因之一。




静脉血栓形成后可以因下肢活动等原因随时脱落,栓子随静脉血流回到右心室,进入肺动脉及其分支,阻塞肺动脉而形成肺栓塞,造成病人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,严重时可危及生命。有统计显示,约有10%的住院病人死亡原因为肺栓塞;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猝死的患者中,肺栓塞占50%,其中有三分之二是在发作30分钟内死亡。这就是小血栓会有大风险的原因所在。




谁是下肢静脉血栓的高危人群?




张挪富介绍,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有三个主要因素。一是血管壁损伤,血管有损伤时,机体处于自我保护,在血小板的作用下,损伤处就会发生凝血,增加血栓的风险。因此创伤(骨折)病人、外科手术病人,或有静脉穿刺置管的病人都是下肢静脉血栓的高危人群。




二是血液高凝状态。以前有过下肢静脉血栓、正在服用口服避孕药或正接受雌激素替代疗法人群、孕妇,以及癌症患者,血液多处于高凝状态,也是下肢静脉血栓的高危人群。




三是血流缓慢、淤滞。烧伤患者、癌症患者、肥胖人群,以及心衰、心梗、脑卒中患者都是高危人群。




卧床第二天就要开始干预


张挪富介绍,一旦发生肺栓塞,救治难度非常大,因此,高危人群应尽早采取措施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。一般建议,手术后6—12小时后、住院高危患者第二天就要开始干预。


干预的措施包括一般干预,如要求患者尽量主动活动下肢,对于不能主动活动的,可以在家人的帮助下被动活动,另外还要多喝水,以降低血液的黏稠度。


此外还可以用物理的方法进行干预。如可以让患者穿戴弹力袜或使用压力梯度抗血栓泵,它们的原理都是通过机械或电子加压的方法,帮助下肢血液回流。


必要时根据相关血栓诊治指南意见,给予药物干预,如抗凝血药物等。


这里要提醒的是,肺栓塞的症状包括呼吸困难、胸痛、咳嗽、咯血、心悸、晕厥等。由于中老年肺栓塞患者多合并有冠心病、糖尿病、脑血管疾病、肺源性心脏病等,加之呼吸困难及气短等症状多发生在活动后,所以很容易被误诊为冠心病、肺心病等原发病的加重。临床上容易漏诊、误诊。因此,发现疑似症状,尤其是出现不明原因或突发的呼吸困难时,需排除肺栓塞的可能。


【特别提醒】#p#分页标题#e#


乘长途飞机、车船也可能出现下肢静脉血栓


春节临近,无论是出外旅游还是回家探亲,很多人都少不了会乘长途飞机、车船,特别是同时有过食肥甘厚腻甚至暴饮暴食者,要注意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,以免引起肺栓塞。乘飞机、车船长途旅行时,要多饮水,这样可稀释血液黏稠度,同时要经常站起来活动下肢,也可做做旅行休闲操。


 
打赏

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1.本站遵循行业规范,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;2.本站的原创文章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;3.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。

网友点评
0相关评论